3、三湖农场的成就介绍

湖北省三湖农场创建于1960年9月。是湖北省首批现代化试点单位农业棉花产业化示范样板建设单位。同时也是长江流域国家优质专用棉生产基地。到2010年,经过50年的发展,三湖农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千顷海,田,秋蚌美,桂鱼肥几条。闻其歌,闻其明月,卧而观大雁飞于天。”诗人邓子松的《三湖渔夫》描写的是原三湖农场宁静的田园美景。

宽敞的道路、繁华的集镇、整齐划一的新农村、富裕的村民,无不展现出三湖农场的迷人魅力。50年来,“三湖农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站在“湖国”和农业的立场上,锻造了“全国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联系点”和“全国100个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两张耀眼的名片。以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建设和机械化生产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建设成为湖北农垦的排头兵,以产业带动、土地平整、村庄整治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为江汉平原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4、农田 道路工程发展历程和对策?

农田道路工程是实现机械化的前提,是连接整个农田网络的枢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喀斯特山区是土地整理的重点和难点,喀斯特山区农田道路项目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综述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简述了21世纪以来贵州省农地道路项目的三次发展历程,分析了现有道路网络、道路设计和道路景观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贵州省。

其中道路项目主要包括道路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肩负着整个土地整理项目的连接枢纽。党的“十三五”规划提出:“发展现代种业,提高-3机械化”的水平农田道路是实现农产品耕作和运输过程的桥梁,是实现机械化耕作的基本条件,在农业现代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助合作,把以基金会为基础的个人转化为以基金会为基础的个人。这种社会变革过程,也称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主要由政府经营,同时以初级形式进行试点。九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3),发给各地方党委试行。此后,地方党委的领导得到加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

1952年冬至1953年春,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浮躁倾向。为了纠正这种倾向,1953年3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减农业增产互助合作的指示》,3月26日又发表了《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4月3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阐述了“稳中求进”的方针。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广是  机械化  道路  农业  农业机械化道路宽又广是哪年的  
下一篇